——五位學子納受清淨戒體 紹隆僧寶命脈

114年4月20日上午九點,佛學院於香光寺大雄寶殿,舉行傳授沙彌尼戒典禮。恭請院長悟因長老尼為得戒和尚,教務長見融法師為教授阿闍黎,為五位學生演栴師、禪因師、傳緣師、道蘊師、覺妙師傳授沙彌泥戒,其中二位更發心受增益戒。

慎護威儀  陶鑄僧格

戒是出家人的根本,無一僧人不嚴戒行,一入佛門即應先受持沙彌尼戒。為令戒子納受上品戒體,月前育導長見沄法師即率領籌備組精心籌畫,從儀軌唱誦、衣袍搭披到威儀進退,皆反覆演練。教務長也於課堂中,講說戒體要義。受戒前晚,全校學生在大殿一起懺摩用功,一起成就戒子發廣大心,得清淨戒。

得戒和尚開導:現僧相即擔如來家業

儀式上,得戒和尚開導:今日舉行授戒儀式即是「布薩」,公開認可五位沙彌尼,正式進入佛教僧團。之後,敦勉戒子務必要覺知自己已現僧相,便是佛教的代表,外界更以此外相認定佛教。此後將邁入不同學習階段與內容,當以沙彌十戒為根基,鑄就解脫道之根本。

得戒和尚更逐條闡釋十戒深義,最後再次殷囑戒子及與會大眾,僧人一定要懂得栽培自己,扛起修道這件事。

苦志明心報四恩

在憶念裴休送子出家《警策箴》古訓後,戒子虔誠禮謝三寶、天地、師長及父母恩德,誓願從此歸趣佛門,願道心常不退,廣修聖法,來日光大教門。

一襲袈裟 任重道遠

授衣、沙彌十戒,是對戒子隆重賦予責任--嚴謹出家身分。是否真能了無常、取泥洹,就從此刻開始。一襲袈裟不僅象徵身份轉變,更是將「振錫臨風、弘範三界」的如來家業鄭重付囑。外在表法的背後隱含內在修行的真義。

燃香供佛

儀式圓滿之後,學生見恩師也發願燃臂供佛,禮請院長為他燃香。在修道路上記取今日燃香一刻,難忍能忍,難行能行的修道初心,那麼,未來再多挫折、再大困頓,終將可以咬緊牙關一步一步走過。